二月的最后一天是国际罕见病日。
不用回避,大部分所谓的“正常人”,就是无法与罕见病患者感同身受。
当然,由于医保谈判时那句“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越来越多罕见病患者被“看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前,全球约有3.5亿患者正在直面罕见病。按照全球80亿总人口计算,我们身边每23个人中,就有一位正被某种罕见病折磨着。
人们往往将健全人士视作一个社会的主体,罕见病患者、残障人士等则被视作社会的“他者”。社会公共设施、服务与保障往往都以社会主体为中心。
东方网•纵相视频邀请了3位患有不同类型的患者,慧慧、建敏和夏夏一起畅谈。
没有主持人引导话题,不带入所谓“正常人”的视角。“她者”会聊什么,关注哪些问题?又会带给健全人士哪些启发?
记者手记
接触“罕见病”选题前,我的生活中几乎没有罕见病患者的身影,我与罕见病的距离:从倾听、理解与尊重开始……
其实,罹患罕见病的概率是1/23。也就是说,一个班级、一个公司、一个社区中都会有罕见病患者。
目前,全世界发现的罕见病超过7000多种。其中,约80%是遗传,由基因变异导致。
某种意义上,罕见病患者背负着人类进化试错的重担。每一次生育都像是掷骰子,决定了我们与罕见病之间的距离,没有人能独善其身,或许下一个就在身边。
那么,社会应该如何应对罕见病,如何对待罕见病人?
于我而言,这一选题起始于对罕见病“他者”深刻的好奇。
《罕见病:爱,职场与孤儿药》中的3位罕见病人,是我需要谦卑讨教、建立互信,并且尝试认真理解与对待的。因为,这是一次尝试“迎向她者”的价值选择。
标签:
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