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27日,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和国际食品科技联盟主办的2023年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上,多位院士为食品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国民营养改善需要健康食品产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强调要“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其中六大行动中“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学生营养改善行动”“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临床营养行动”的落地都必须以食物的营养健康产业作为支撑。
比如,“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行动”,目前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科技创新方面还需加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究不仅要向母乳的成分靠拢,更应该向母乳的功能靠拢;“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提到,要开发适合老年人群营养健康需求的食品产品,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适老食品”,能补上这一领域的营养健康产业空白。另外,要充分利用中国特色资源,包括地方特有的传统食物资源和食药两用物质。
发展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关键是科学与创新,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专家推动、政府支持,不仅能改善国民营养、强身防病,而且能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安全与健康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定离不开安全与健康。近年来,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整体形势稳中向好,食品产业通过健康转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我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万亿元,同比增长5.6%,利润总额6700亿元,同比增长10.1%。
然而,我国食品产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气候变化、水和包装材料等资源的再利用,食物浪费等诸多存在破解的难题,对食品安全和健康提出了新要求;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新原料、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新的食品安全风险亟待平衡与研判。
对此,我们要探索以科学共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营造鼓励和支持创新的发展环境,更自信、有技巧地讲好食品科普故事,探索和改善支撑食品产业健康转型的有效途径,推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制造赋能功能营养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功能营养品是指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适应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一类食品。从功能营养品的技术上来讲,未来生物制造有望替代传统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解决农副产品高值利用的难题。
合成生物技术,可以在微生物中重构功能性营养化学品的代谢途径,从而在工业规模上能够实现其高效合成。比如,目前我们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在制造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重要配料等领域有一些研究成果。
此外,本次大会共设置了2场大会报告、1场高峰对话,10场分专题与沟通会等,涉及食品标准法规、乳品、运动营养食品、特殊医学食品等,探讨和促进食品产业各细分领域健康发展。
责编:李欣
主编:邱越
校对:李益萌
标签:
要文